首页 >  产业政策

萧山区数字经济发展四年双倍增行动计划(2019-2022年)

2019-08-28
【字体:

中共萧山区委 萧山区人民政府 印发《萧山区数字经济发展四年双倍增行动计划(2019-2022年)》的通知

各镇党委、政府,各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,区级机关各部门,区直属各单位:

  现将《萧山区数字经济发展四年双倍增行动计划(2019-2022年)》印发给你们,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。  

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

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

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8年11月20日


萧山区数字经济发展四年双倍增行动计划(2019-2022年)


 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,全面践行《浙江省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》和《杭州市全面推进“三化融合”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行动计划(2018-2022年)》决策部署,加快推进我区数字经济发展,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,特制订本行动计划。

  一、指导思想

  深入落实省、市发展数字经济系列重大战略部署,紧抓浙江省“大湾区”建设、杭州“拥江发展”和萧山“后峰会、前亚运”重大机遇,围绕数字经济“一号工程”,以“产业数字化、数字产业化、城市数字化”为抓手,以“1+4+X”产业平台为主阵地,开启三化融合新征程,不断提升数字产业比重和产业数字化进程,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,推动萧山加快向数字经济强区转变,努力成为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排头兵。

  二、发展目标

  围绕数字经济发展四年双倍增“一”个目标,即到2022年,信息经济总量突破1200亿元,数字经济总量突破720亿元,力争提前一年完成。以产业数字化标杆区、数字产业化集聚区和城市数字化示范区“三”区建设为主要内容,通过实施数字科技创新、产业平台打造、智能制造提升、数字企业集聚、龙头企业培育、高端人才汇聚、数字赋能发展、数字经济强基“八”大专项行动,做好组织领导、机制完善、要素保障、营商环境、氛围营造“五”大保障工作(即“1385”计划)。力争到2021年,基本形成科技引领、人才集聚、产业融合、企业集群的数字经济创新生态,基本确立数字资源开发利用、数字服务能力、数字城市建设全国领先的发展格局,初步完成低时延、高可靠、广覆盖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率先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数字化标杆区、数字产业化集聚区和城市数字化示范区。到2022年,数字经济产业规模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双倍增。

  三、发展重点

  (一)聚焦特色产业转型升级,打造产业数字化标杆区

  推动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全面渗透,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支撑能力,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。以高端装备、汽车零部件、化纤新材料等主导行业为重点,深化“机器人+”“互联网+”“智能+”等应用,全力打造一批智能制造龙头示范企业。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,开发一批工业APP产品,解决一批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,推广一批驱动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通用数字技术应用,建设3个省级以上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。到2022年,两化融合指数达到100以上,成为全省产业数字化第一区、标杆区。

  (二)聚焦新兴企业引进培育,打造数字产业化集聚区

 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、信息、金融、新能源汽车、健康、旅游、文化创意和新材料“7+1”新兴产业,依托“1+4+X”产业平台,重点招引一批数字经济行业龙头企业。着力在智能汽车、机器人、增材制造、量子通信、工业大数据、视觉识别、数字影音、集成电路设计等数字经济产业细分领域培育一批领军企业。加快提升数字经济特色小镇、产业园区等集聚载体建设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,集聚一批数字经济中小微企业。到2022年,培育2-3个百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,新增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数字经济企业30家,数字经济产业规模、核心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,数字经济综合实力进入杭州市第一方阵。

  (三)聚焦数字赋能城市发展,打造城市数字化示范区

  以推进“城市大脑”“交通小脑”为抓手,有序推进全区统一视频监控平台、统一停车诱导系统、湘墅花园智慧小区、智慧河道、无人驾驶管联车网等工作,构建数字城市和数字社会体系。引领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数字化转型,实现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、民生服务的有机融合,提升群众获得感。深化“最多跑一次”“亩均论英雄”改革等工作,推进公共数据开放、打通政务数据共享、强化政企数据协同、撬动建立多元共治的城市服务数字化体系。

  四、工作举措

  (一)数字科技创新行动

1.建设数字技术创新平台。加快建设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、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高等研究院、MIT鲁冠球应用科学高等研究院、芝加哥大学鲁冠球高等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平台,拓展与高校科研创新资源合作。支持建设浙大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、浙江省固态硬盘和数据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重点研发平台。创建科技创新大学科装置,建设一批数字经济核心研发平台和创新中心。到2022年,新增政府与名校名院共建重点研发平台3个以上,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共建重点创新载体10个,省级以上产业创新中心、制造业创新中心2个以上。

  2.突破核心技术研发创新。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建设企业研究院,在智能网联汽车、智能制造、智慧支付等领域开展研究,力争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。依托行业领军企业,建立企业与政府协同的研发投入机制,围绕人工智能、增材制造、机器人领域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开展专项攻关。大力推进浙江省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区创建工作,到2022年,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科技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6%,实施一批数字科技创新重大专项,数字经济领域核心发明专利四年申请1000件以上。

  3.完善成果转移转化体系。深化省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,推动知名高校、科研院所来萧设立孵化基地、中试基地、产业化基地和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。在城市数字大脑、网络安全攻防靶场、量子计算等领域推进建设一批试验验证平台。健全浙江网上技术市场萧山分市场等平台功能,举办数字经济成果推介会、科技成果竞价拍卖活动,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资源精准对接和有效转化,到2022年,累计实现技术交易额20亿元以上。

  (二)产业平台打造行动

  1.加快推进“两带两廊”建设。以集中集聚集群为前提,实施《萧山区“两带两廊”产业发展规划》。聚焦“四大产业新城、两大产业基地、八个特色小镇、六个产业社区”“4286”产业载体,布局萧山现代产业体系,着力构建助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、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生态。到2022年,图灵小镇、机器人小镇、湘湖金融小镇、信息港小镇等四大数字经济特色小镇建设基本完成,未来智造小镇、风情科创中心、钱塘江金融城、智联科技城、国际健康小镇、万向创新聚能城、浙江民企总部园初具规模。

  2.打造数字“双创”平台。依托风情科创中心,加快建设数字经济领域科技企业孵化器、众创空间等产业创新集聚载体,以市场化方式开展专业服务。高标准建设一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,到2022年,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、众创空间22个以上,新增省级以上数字经济产业双创示范基地、平台5个以上。

  3.改造提升工业园区。根据分区规划、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功能区规划等多规叠合,结合“两带两廊”产业规划,出台《镇街工业园区分级分类指引》,按照改造提升、优化转型和腾退复耕等类别对现有工业集中区块进行分级分类管理,制定“一园一策”方案有序推进工业园区改造提升,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物理空间。到2022年,完成改造提升老旧工业园区25个,腾退复耕工业园区10个。

  (三)智能制造提升行动

  1.深化智能化改造。深入实施“机器人+”,推动化纤纺织、汽车零部件、装备制造等领域关键工序和生产环节应用工业机器人、自动检测设备、智能物流装备等,提升生产效率和生产稳定性。率先在汽车零部件、化纤纺织、纸包装等行业骨干龙头企业中开展数字化车间、智能工厂建设。到2022年,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,建设示范数字车间30个、示范智能工厂30家,行业整体生产效率明显提升。

  2.推行智造新模式。在重点制造行业,分类实施网络化协同设计、个性化定制、数字化管理、网络营销、在线运维等新模式试点。深化企业上云用云,每年推动2500家企业与知名云服务商深度合作,分类推动全区制造企业基础资源、信息系统、业务应用、生产设备上云。强化行业云应用,拓展基于云平台的业务,向深度用云转变。到2022年,实施智能制造重点项目300个,其中省级示范试点80个,累计实现20000家企业上云,培育省上云、用云标杆企业40个以上。

  3.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高地。深化传化智能供应链平台、恒逸化纤平台、万向汽车零部件平台等省级平台建设,在增材制造、包装、工业大数据等领域培育一批行业级、企业级平台,促进企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转型。开展设备上平台试点示范工作,推动高价值、高风险等生产设备和成套装备(产品)上平台,实现生产增效、产品提质、运营降本。到2022年,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以上。

  (四)数字企业集聚行动

  1.加大数字企业招引力度。围绕重点发展数字经济领域,发挥平台招商主力军作用,绘制数字经济招商地图、人才地图,精准招商,通过开展清单式招商、产业链招商、会展招商、“以商引商”等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,着力招引一批技术水平领先、行业竞争能力强的数字经济企业和项目。到2022年,招引超10亿元数字经济重大项目30个以上,力争引进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以上数字经济企业2家。

  2.开展数字企业梯队建设。支持科技初创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等科技赋能活动,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。鼓励高成长性“骏马计划”企业强化研发设计和品牌管理,巩固提升行业影响力。推进拥有核心知识产权、技术水平行业领先的“千里马计划”企业衍生发展、整合发展。到2022年,新增科技初创企业3000家以上、“骏马计划”企业300家以上、“千里马计划”企业10家以上。

3.培育 “专精特尖” 数字企业。聚焦智能网联汽车、工业机器人、增材制造、量子通信“4”大数字经济优势“硬件”行业和工业大数据、视觉识别、数字内容、集成电路设计“4”大数字经济优势“软件”产业,甄选一批有实力、有潜力的企业,予以重点培育、重点扶持,形成一批“专精特尖”数字经济领军企业,助推萧山特色“4+4”数字经济发展。到2022年,全区数字经济核心硬件产业规模突破400亿元,核心软件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。

  (五)龙头企业培育行动

  1.推进龙头企业做大做强。支持大企业集团构建集团信息平台,提升企业总部管控能力、协同能力和服务能力,促进产业链、创新链、资金链、服务链全面协同发展。推进数字技术与包装、钢构网架、羽绒等优势特色产业融合发展,通过数字化改造升级,着力培育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、主业突出、核心竞争力强、带动作用明显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。到2022年,培育产业数字化龙头企业即“鲲鹏计划”企业50家以上。

  2.实施企业培育“鸿雁计划”。鼓励规上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,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的数控化率。支持年销售1亿元以上企业通过实施智能制造、工厂物联网改造,提升企业生产效率,改善企业生产环境。支持年销售5亿元以上企业通过优化业务流程,提升柔性化生产能力和精细化管控能力。到2022年,新增“鸿雁计划”企业200家以上。

  3.推进数字经济企业上市。积极引进和培育技术领先、发展前景佳的数字经济企业,促进独角兽企业、准独角兽企业快速成长。全力支持数字经济企业对接资本市场,实施股改上市。鼓励优质产业数字化企业通过股权收购、参股经营等方式做大企业规模,增强企业实力。到2022年,引育“独角兽”“准独角兽”企业5家,新增主板上市企业5家以上。

  (六)高端人才汇聚行动

  1.引进数字经济高层次人才。以高精尖为先导,深入实施区“5213”人才引进计划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计划、院士专家等顶尖人才引进计划。到2022年,新增数字经济领域“国千”“省千”市“521”计划人才40人以上和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6个以上,集聚数字经济创业创新人才1500人。

  2.培养高技能“数字工匠”。探索跨界人才联合培养制度,支持龙头企业与各类工程师学院联合共建数字工匠学院、数字工程师学院、产教融合培育基地等,面向数字经济发展需求,培养适用专业技能型人才,到2022年,培养“数字工匠”达到2000人以上。

  3.建设数字人才集聚高地。联合共建中国数字经济人才发展中心,推进图灵小镇先行区、金融科技创新区、归谷国际中心、传化智联大脑等聚才重点平台建设,启动杭州湾智慧谷(二期)建设,提升国际人才平台集聚与承载能力。研究制定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人才分类和人才能力评价标准,争取1-2项实现国际互通、互认。

  (七)数字赋能发展行动

  1.推进智慧城市建设。编制《萧山区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(2019-2021年)》,进一步加强政务管理、民生服务、城市治理等智慧化统筹布局,以“最多跑一次”“智慧萧山手机APP”“交通小脑”等为抓手,促进政务管理全面提升,提高卫生、教育、交通等民生服务水平,强化社会综合治理、城市综合管理能力。分类推动各领域数据资源开放共享,协调推进萧山“交通小脑”项目建设。

  2.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升级。积极推进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,重点推动旅游、金融、商贸、文创等产业创新发展。创新在线旅游租车、在线度假租赁等新业态,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电子商务化,培育基于在线虚拟体验的旅游服务业,大幅提升在线旅游交易渗透率。加快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融合应用,加快移动支付、跨境支付的全球化拓展,深化钱塘江金融城建设,构建财富管理产业链和金融生态圈。积极推进“新零售”业态,引导商贸综合体、新型专业市场、特色街区等商贸服务业集聚区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,打造线上线下互为补充、融合发展的商业网络。促进数字影视、数字动漫、数字广告、互动新媒体等的集聚发展,打造国家音乐产业基地。

  3.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。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,通过推广蔬菜基地生产环境监测、畜禽养殖场视频监控、远程视频诊断、智能化养殖等农业生产智能化,实现农产品可追溯、可监管。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,完善区级农业电商服务平台功能与设施;鼓励农业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、电子商务企业入驻阿里巴巴萧山特产馆,探索“网订店取”“网订店送”等新型配送模式,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。到2022年,培育市级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项目20个。

  (八)数字经济强基行动

  1.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。推进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网络支撑能力。升级通信基站功能,率先在钱江世纪城和主城区规模化部署5G网络,在重点企业开展5G技术试点应用。进一步完善无线城市建设,提高重点场所和区域公共无线局域网服务质量。到2022年,5G网络实现城区覆盖,基本建成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。

  2.提升城市数字基础设施。探索布局NB-IoT(窄带物联网)网络,推进广覆盖、大连接、低功耗NB-IoT技术在市政公用设施、环卫设施、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中的应用,构建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的车路协同环境。

  3.优化现有数据中心管理。加强数据中心管理,统筹推进数据中心发展,鼓励现有传统数据中心优化升级成弹性可扩展、高效节能、分布式的云数据中心,加大对数据的采集、传输、储存、处理和利用,促进数据的共享和开发。

  4.强化基础设施安全保障。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研究,探索建立政府、企业和用户之间的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机制。加强对关键设备、重要网络节点检测评估能力,有效提升应对网络病毒、网络入侵等方面网络安全防护能力。

  五、保障措施

  (一)加强组织领导

  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、区长任第一副组长,区级数字经济职能部门一把手任成员的萧山区推进数字经济“一号工程”工作领导小组,统筹协调数字经济产业发展、重点工作推进、重大项目建设和监督检查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办公室设在区经信局,负责具体日常工作。在领导小组框架下,按需增设专项工作组,统筹各领域发展工作协调。各镇街、平台成立相应推进组织,建立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,落实工作人员。

  (二)完善推进机制

  强化目标任务分解,按照部门工作职责,落实工作任务,明确单位责任,确保工作落到实处。建立数字经济工作推进考核机制,将工作推进情况纳入镇街平台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年度考核体系,建立健全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。加强数字产业统计体系研究,建立数字产业企业统计监测目录,推动产业动态监测评估与发展引导。建立数字经济发展促进、数字经济企业招引、数字产业准入评估、重大项目推进等系列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机制,确保各项工作高效。

  (三)强化要素保障

  制定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专项扶持政策,推进资金、土地、用能、环境等要素资源向数字经济倾斜,推动数字经济生态体系打造。设立数字产业发展专项基金,支持数字产业重点项目、重点企业的发展。鼓励和支持私募基金、风投基金为萧山数字产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。完善创新型用地管理办法,对纳入数字产业重大项目库的项目、企业,加大用地、用能指标保障,把更多空间留给数字经济。

  (四)优化营商环境

  深化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充分利用数字化应用平台,实现部门数据共享,项目在线审批,不断优化“企业跑”转为“流程跑”“数据跑”“政府跑”的实现路径。按照上级有关“标准地”实施意见和工作要求,有序推进《杭州市萧山区产业投资项目“标准地”实施细则》编制工作。推行“店小二”服务机制,密切政府部门与企业的联系,为企业和项目落地提供零距离贴身服务。落实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,增强数字经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。

  (五)加强氛围营造

  充分发挥媒体引导作用,加大数字经济宣传报导,举办数字经济系列巡回演讲和科普宣传活动,增强全社会对数字经济工作的认知度、参与度。继续举办中国工业大数据大会、中国增材制造大会、全球未来出行大会、北大图灵论坛等数字经济领域大型会议会展论坛,打造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知名的行业交流、前沿研究、产业对接的高端平台,塑造萧山数字经济新品牌。


主办单位: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创业创新中心 杭州空港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备案号:浙ICP备19033486号 浙公网安备33010902002956号

联系地址: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保税大厦

招商电话:0571-22688186

主办单位: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创业创新中心 杭州空港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
工信部备案号:浙ICP备19033486号 浙公网安备:33010902002956

联系地址: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保税大厦

招商电话:0571-22688186